大家对于Siri肯定不陌生吧,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无聊的时候,就喜欢调戏一下这个智障的家伙。
不过最近,Siri摊上大事了!据英国《卫报》消息,苹果Siri团队承包商透露,Siri会对人们的隐私活动进行录音,并将音频偷偷发送给第三方评估师进行人工评估。被听到的录音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不可描述的x接触、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私人讨论、商业交易、潜在的犯罪的交易等等。
举报人表示,这些录音有一些是用户的正常唤醒,有一些是Siri意外被唤醒。他们能够自由的查看大量的录音内容,并且这些数据可能还附带着用户的位置、联系人等隐私信息。因为担心这些数据可能会被滥用,他们选择公开这一消息。听别人隐私也是很尴尬的事,举报的外包员工说:“你肯定能听到医生和病人讨论病史,有时候你还能听到在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里有人似乎在讨论毒品交易,甚至你还会听到有人嘿嘿嘿的时候刚好就被录了音。”
这些录音数据,被用以改善Siri语音体验,并训练Siri更好地理解语音指令。苹果版孔乙己:这能叫偷听吗?这叫训练!当你点击”同意协议”的那一瞬间,就再没有隐私可言。
那么,对此Siri自己是怎么说呢?
虽然Siri没有直接说,但苹果官方可是承认了的。7月27日,苹果公司发表官方声明,称只有不到1%的Siri响应会被分析以改善服务。
声明中提到:仅有一小部分Siri请求会被分析用以改善Siri和听写。用户请求与用户的Apple ID并无关联。Siri响应会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分析,所有审核人员都有义务遵守Apple严格的保密要求。被上传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随机子集,不到Siri日活的1%,用于分析的内容,通常长度只有几秒钟。划重点:我们每天只盗取1%的客户信息,还有99%的晋升空间;虽然我们偷听客户隐私,但偷听时间大多是几秒,听不到整段床戏的……简直就是笑话!就凭苹果庞大的用户基数,1%也是可怕的数字吧。“录音几秒钟”“不到1%”,哪怕是1‰也是侵犯用户个人隐私了!
前段时候,《华盛顿邮报》进行了一项隐私实验,实验发现,当允许后台应用刷新时,一些iOS应用会利用这项功能定期向追踪公司发送数据,包括手机号码、电子邮箱、地理定位、IP地址等信息。
一周的测试中,共发现5400个追踪器,或在深夜泄露个人隐私。
应用内的追踪器有多种不同的目的,例如创建精准广告等等。但没有办法知道,哪些应用在使用追踪器,以及哪些数据被发送出去。
苹果公司向来以重视用户隐私著称,在今年1月份的CES上,还曾打出宣传语“让iPhone上发生的事就留在iPhone上”,意思是苹果不会检测用户数据,不会窥探用户隐私。
这脸打的,piapia响!
对此,网友表示,不只是苹果的Siri,其他APP以及安卓系统,也存在这种现象。有时候下午跟朋友聊天说到了个啥,晚上某宝上就给我推荐了。
那么,大数据时代,我们如何拒绝“裸奔”呢?以iPhone为例:苹果公司表示iOS中“询问Siri、听写与隐私”可在“设置”-“Siri与搜索”中查看,还提供了关闭Siri的方式,即同时关闭“用‘嘿Siri’唤醒”和“按下主屏幕按钮使用Siri”。
苹果手机每天都会自动发送诊断和使用数据来帮助Apple改善产品和服务,尽管苹果公司表示这些数据只作为研发用途。如果介意的话,可以在激活手机时或者在“设置”里找到“隐私”-“分析”,关闭“共享iPhone分析”。
对于应用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,建议大家通过“设置”-“通用”关闭“后台App刷新”。
关于Siri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的事,我在贴吧看到了这样一个投票,“对此你感到震惊吗?”
网友的投票结果,真的让我“震惊”了!65%的网友觉得“见怪不怪”。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隐私了,谁会在乎?
存在并不代表合理,苹果不是第一家被爆侵犯用户隐私的公司,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。住酒店被偷拍,用手机被监听……你们是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隐私难题的?
大家对于Siri肯定不陌生吧,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无聊的时候,就喜欢调戏一下这个智障的家伙。
不过最近,Siri摊上大事了!据英国《卫报》消息,苹果Siri团队承包商透露,Siri会对人们的隐私活动进行录音,并将音频偷偷发送给第三方评估师进行人工评估。被听到的录音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不可描述的x接触、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私人讨论、商业交易、潜在的犯罪的交易等等。
举报人表示,这些录音有一些是用户的正常唤醒,有一些是Siri意外被唤醒。他们能够自由的查看大量的录音内容,并且这些数据可能还附带着用户的位置、联系人等隐私信息。因为担心这些数据可能会被滥用,他们选择公开这一消息。听别人隐私也是很尴尬的事,举报的外包员工说:“你肯定能听到医生和病人讨论病史,有时候你还能听到在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里有人似乎在讨论毒品交易,甚至你还会听到有人嘿嘿嘿的时候刚好就被录了音。”
这些录音数据,被用以改善Siri语音体验,并训练Siri更好地理解语音指令。苹果版孔乙己:这能叫偷听吗?这叫训练!当你点击”同意协议”的那一瞬间,就再没有隐私可言。
那么,对此Siri自己是怎么说呢?
虽然Siri没有直接说,但苹果官方可是承认了的。7月27日,苹果公司发表官方声明,称只有不到1%的Siri响应会被分析以改善服务。
声明中提到:仅有一小部分Siri请求会被分析用以改善Siri和听写。用户请求与用户的Apple ID并无关联。Siri响应会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分析,所有审核人员都有义务遵守Apple严格的保密要求。被上传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随机子集,不到Siri日活的1%,用于分析的内容,通常长度只有几秒钟。划重点:我们每天只盗取1%的客户信息,还有99%的晋升空间;虽然我们偷听客户隐私,但偷听时间大多是几秒,听不到整段床戏的……简直就是笑话!就凭苹果庞大的用户基数,1%也是可怕的数字吧。“录音几秒钟”“不到1%”,哪怕是1‰也是侵犯用户个人隐私了!
前段时候,《华盛顿邮报》进行了一项隐私实验,实验发现,当允许后台应用刷新时,一些iOS应用会利用这项功能定期向追踪公司发送数据,包括手机号码、电子邮箱、地理定位、IP地址等信息。
一周的测试中,共发现5400个追踪器,或在深夜泄露个人隐私。
应用内的追踪器有多种不同的目的,例如创建精准广告等等。但没有办法知道,哪些应用在使用追踪器,以及哪些数据被发送出去。
苹果公司向来以重视用户隐私著称,在今年1月份的CES上,还曾打出宣传语“让iPhone上发生的事就留在iPhone上”,意思是苹果不会检测用户数据,不会窥探用户隐私。
这脸打的,piapia响!
对此,网友表示,不只是苹果的Siri,其他APP以及安卓系统,也存在这种现象。有时候下午跟朋友聊天说到了个啥,晚上某宝上就给我推荐了。
那么,大数据时代,我们如何拒绝“裸奔”呢?以iPhone为例:苹果公司表示iOS中“询问Siri、听写与隐私”可在“设置”-“Siri与搜索”中查看,还提供了关闭Siri的方式,即同时关闭“用‘嘿Siri’唤醒”和“按下主屏幕按钮使用Siri”。
苹果手机每天都会自动发送诊断和使用数据来帮助Apple改善产品和服务,尽管苹果公司表示这些数据只作为研发用途。如果介意的话,可以在激活手机时或者在“设置”里找到“隐私”-“分析”,关闭“共享iPhone分析”。
对于应用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,建议大家通过“设置”-“通用”关闭“后台App刷新”。
关于Siri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的事,我在贴吧看到了这样一个投票,“对此你感到震惊吗?”
网友的投票结果,真的让我“震惊”了!65%的网友觉得“见怪不怪”。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隐私了,谁会在乎?
存在并不代表合理,苹果不是第一家被爆侵犯用户隐私的公司,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。住酒店被偷拍,用手机被监听……你们是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隐私难题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