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号
服务号二维码
|
微博

平头i修哥 平头i修哥

客服:400-616-2076(7*24h)
新闻资讯
为啥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却不搭载在华为手机?
更新时间:2019-08-12 14:32:58    作者:小i 浏览:66

这几天你们看到的新闻,都被“华为、鸿蒙OS”刷屏了吧?


连央视、人民日报等官媒都重点报道,的确是件大事!



So,传说中的鸿蒙系统,究竟是啥样子,有啥特别之处?和安卓、iOS有什么区别?到底能不能用在手机上?能不能替代安卓?


作为一个立志于“说人话”的科技博主,接下来给大家解答一下:



先来说说这次的HDC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。


一般来说,只有一个企业足够牛逼,才会举办开发者大会,比如苹果的WWDC。


而这种大会的目的,一是告诉消费者我们做了什么,二是告诉程序员和工程师你们该写代码了


完全就是证明一个企业多么强(niu)大(bi),秀实力的时刻,一般的小厂还真搞不起这个...我谁也没说,别误会。



在HDC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余承东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——Harmony OS



“鸿蒙”这两个字大家早已不再陌生,自打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以来,大家对华为的鸿蒙系统,就非常期待。


“鸿蒙”在中文有开天辟地的意思,英文Harmony OS,意指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、方便。


这自信、这格局也可以看做是对美国打压的正能量回应了。



在现场,余承东表示,华为希望打造面向未来的Harmony OS,鸿蒙系统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,具备分部架构、天生流畅、内核安全、生态共享四大特点。



好的,没看懂的同学们继续看下去,平头哥大白话时间到了:


分布式架构的OS

简单的说,能给你的所有设备实用,包括手机、电脑、平板、电视、手表等等,就是每一个独立的设备,都能使用鸿蒙OS,再通过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」让这些设备连接起来。

当然,这是需要华为推出的「多终端开发 IDE」来配合的,无论什么平台,只开发一个软件,就能同时在手机、电脑、智能汽车等产品上使用,不需要重新开发,能够自动适配。

一是方便了同学们的使用,二是节省了开发者研发和维和的是时间。

举个例子:

在公司时你在用手机听音乐,下班开车时,音乐能从手机转接到汽车上播放,到家后音乐能够再次转接到智能音箱上。

平头哥想想就激动,这才是未来科技该有的亚子!

尤其是现在的安卓很难做无缝切换这一点,很多安卓用户听完是不是想跳槽到「鸿蒙OS」?

微内核

目前安卓使用的是「宏内核」,而苹果使用的是「宏内核」+「混合内核」。

这两个主要的问题,就是一个独立设备就要开发一个系统,像是 iOS、MacOS 等等,程序员天天加班也是有原因的。

「宏内核」简单理解,就是把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放到了内核里。

像是内存、文件、网络、驱动等等,如果一个程序需要运行,需要宏内核的分配才能使用。

优点就是处理效率高,但随着内核增大,管理起来也越不方便。

因为只要其中一个模块出现问题,像是权限被获取(root),可能会导致整个内核崩溃,系统的稳定性就差一些。

「微内核」是将内核模块化设计,也就是说大部分内核都作为单独的程序,相互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,这样可以保证程序的运行速度更加的快。

类似于一个消息的转发站,当一个程序需要运行时,就去找需要配合的程序就好了。

这么做可以保证单个模块出现的 bug 不会影响整个内核,只要杀掉出问题的程序就可以了,内核稳定性高,不过缺点就是程序间通信肯定会影响内核的效率。

举个例子:

像是手表中不能使用手机部分的软件功能,那么只需要移植一部分微内核的程序到手表中,就可以使用啦,所以「分布式架构」也是基于「微内核」实现的。

「宏内核」就像是一个领导统一管理,给你安排任务,「微内核」就像是分工合作,互相影响不大。

但随着以后功能越来越细化,分工合作明显更加便捷和安全,而安卓和苹果目前也在往「微内核」上转型。

太有远见了,此处应有掌声!


生态问题

很多同学都说,鸿蒙OS 是好,但要实现全生态的发展还需要时间,毕竟需要软件的支持。

不过华为在发布会说了「鸿蒙系统兼容 Linux、Unix 和安卓」,表明安卓能用的软件,鸿蒙一样能用,并且门槛很低,只需几天就可以适配。

 不过华为也表示「希望未来鸿蒙内核能够代替其他所有内核」,这是下通牒了?

个人理解是,鸿蒙OS 使用了安卓的底层设计,但同时能用APK 软件。

另外华为也将鸿蒙OS 开源,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编译和修改软件,是不受版权专利限制,所以可能以后会见到更多好玩的界面。

而且华为还给开发者提供了10亿美元的奖励,来建设鸿蒙系统,是不是很诱人?有能力的同学抓紧试试呀!

会不会卡?

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安卓系统,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很卡。

就是因为安卓是通过ART虚拟机,边翻译边执行,这就会导致运行软件时占用过多的资源,从而影响效率。

而 iOS 的编译器可以让软件直接运行在系统上,所以 iPhone 运行起来一直很流畅。


鸿蒙OS 也是如此,使用了方舟编译器,翻译完成后直接运行软件,效率会提升很多,这样就不会卡顿啦。

另外鸿蒙OS 通过使用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 IPC 两大技术」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。

听起来很绕口,其实意思就是在任务执行前,先分配系统中哪个任务重要,哪个任务次要,将资源优先给重要任务使用,保证了应用的响应延时降低了25.7%。

而高性能 IPC 则是为「微内核」准备的,主要功能就是提升程序之间的通信性能,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,这也就弱化了「微内核」的缺点。

所以,为做了这么多,就是让鸿蒙OS 更加的爽滑,平头哥甚至觉得,如果实施起来,安卓的地位不保呀!

什么时候用

华为表示鸿蒙内核OS 在 2017 年就已经诞生,并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使用鸿蒙OS  1.0。

智慧屏视频通话


⚠️️注意:

智慧屏不是屏幕,而是一个类似手机和智能音箱一样的智能家居入口,像是一个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,算是电视的未来吧。



到了2020 年鸿蒙OS 2.0 发布,才能适用于创新国产 PC、手表、手环、汽车等领域;

2021 年鸿蒙OS 3.0 将用于音箱、耳机,2022 年之后用于 VR 眼镜等设备;

2023 年…算了平头哥也不敢想了。

至于什么时候应用在手机上?

平头哥认为,目前已经可以使用,但考虑到跟安卓的合作关系,短期内不会搭载,如果真的用上了,可能就表明和谷歌的决裂吧!

所以今年你只能看到在电视等家居用品上使用啦。


鸿蒙OS 虽然刚刚起步,但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,甚至是看到了5G时代,华为改变世界的野心。

反正看完发布会,平头哥还是蛮激动的,毕竟这是国产科技发展的希望呀!


为啥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却不搭载在华为手机?
更新时间:2019-08-12 14:32:58    作者:小i 浏览:66

这几天你们看到的新闻,都被“华为、鸿蒙OS”刷屏了吧?


连央视、人民日报等官媒都重点报道,的确是件大事!



So,传说中的鸿蒙系统,究竟是啥样子,有啥特别之处?和安卓、iOS有什么区别?到底能不能用在手机上?能不能替代安卓?


作为一个立志于“说人话”的科技博主,接下来给大家解答一下:



先来说说这次的HDC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。


一般来说,只有一个企业足够牛逼,才会举办开发者大会,比如苹果的WWDC。


而这种大会的目的,一是告诉消费者我们做了什么,二是告诉程序员和工程师你们该写代码了


完全就是证明一个企业多么强(niu)大(bi),秀实力的时刻,一般的小厂还真搞不起这个...我谁也没说,别误会。



在HDC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余承东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——Harmony OS



“鸿蒙”这两个字大家早已不再陌生,自打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以来,大家对华为的鸿蒙系统,就非常期待。


“鸿蒙”在中文有开天辟地的意思,英文Harmony OS,意指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、方便。


这自信、这格局也可以看做是对美国打压的正能量回应了。



在现场,余承东表示,华为希望打造面向未来的Harmony OS,鸿蒙系统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,具备分部架构、天生流畅、内核安全、生态共享四大特点。



好的,没看懂的同学们继续看下去,平头哥大白话时间到了:


分布式架构的OS

简单的说,能给你的所有设备实用,包括手机、电脑、平板、电视、手表等等,就是每一个独立的设备,都能使用鸿蒙OS,再通过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」让这些设备连接起来。

当然,这是需要华为推出的「多终端开发 IDE」来配合的,无论什么平台,只开发一个软件,就能同时在手机、电脑、智能汽车等产品上使用,不需要重新开发,能够自动适配。

一是方便了同学们的使用,二是节省了开发者研发和维和的是时间。

举个例子:

在公司时你在用手机听音乐,下班开车时,音乐能从手机转接到汽车上播放,到家后音乐能够再次转接到智能音箱上。

平头哥想想就激动,这才是未来科技该有的亚子!

尤其是现在的安卓很难做无缝切换这一点,很多安卓用户听完是不是想跳槽到「鸿蒙OS」?

微内核

目前安卓使用的是「宏内核」,而苹果使用的是「宏内核」+「混合内核」。

这两个主要的问题,就是一个独立设备就要开发一个系统,像是 iOS、MacOS 等等,程序员天天加班也是有原因的。

「宏内核」简单理解,就是把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放到了内核里。

像是内存、文件、网络、驱动等等,如果一个程序需要运行,需要宏内核的分配才能使用。

优点就是处理效率高,但随着内核增大,管理起来也越不方便。

因为只要其中一个模块出现问题,像是权限被获取(root),可能会导致整个内核崩溃,系统的稳定性就差一些。

「微内核」是将内核模块化设计,也就是说大部分内核都作为单独的程序,相互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,这样可以保证程序的运行速度更加的快。

类似于一个消息的转发站,当一个程序需要运行时,就去找需要配合的程序就好了。

这么做可以保证单个模块出现的 bug 不会影响整个内核,只要杀掉出问题的程序就可以了,内核稳定性高,不过缺点就是程序间通信肯定会影响内核的效率。

举个例子:

像是手表中不能使用手机部分的软件功能,那么只需要移植一部分微内核的程序到手表中,就可以使用啦,所以「分布式架构」也是基于「微内核」实现的。

「宏内核」就像是一个领导统一管理,给你安排任务,「微内核」就像是分工合作,互相影响不大。

但随着以后功能越来越细化,分工合作明显更加便捷和安全,而安卓和苹果目前也在往「微内核」上转型。

太有远见了,此处应有掌声!


生态问题

很多同学都说,鸿蒙OS 是好,但要实现全生态的发展还需要时间,毕竟需要软件的支持。

不过华为在发布会说了「鸿蒙系统兼容 Linux、Unix 和安卓」,表明安卓能用的软件,鸿蒙一样能用,并且门槛很低,只需几天就可以适配。

 不过华为也表示「希望未来鸿蒙内核能够代替其他所有内核」,这是下通牒了?

个人理解是,鸿蒙OS 使用了安卓的底层设计,但同时能用APK 软件。

另外华为也将鸿蒙OS 开源,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编译和修改软件,是不受版权专利限制,所以可能以后会见到更多好玩的界面。

而且华为还给开发者提供了10亿美元的奖励,来建设鸿蒙系统,是不是很诱人?有能力的同学抓紧试试呀!

会不会卡?

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安卓系统,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很卡。

就是因为安卓是通过ART虚拟机,边翻译边执行,这就会导致运行软件时占用过多的资源,从而影响效率。

而 iOS 的编译器可以让软件直接运行在系统上,所以 iPhone 运行起来一直很流畅。


鸿蒙OS 也是如此,使用了方舟编译器,翻译完成后直接运行软件,效率会提升很多,这样就不会卡顿啦。

另外鸿蒙OS 通过使用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 IPC 两大技术」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。

听起来很绕口,其实意思就是在任务执行前,先分配系统中哪个任务重要,哪个任务次要,将资源优先给重要任务使用,保证了应用的响应延时降低了25.7%。

而高性能 IPC 则是为「微内核」准备的,主要功能就是提升程序之间的通信性能,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,这也就弱化了「微内核」的缺点。

所以,为做了这么多,就是让鸿蒙OS 更加的爽滑,平头哥甚至觉得,如果实施起来,安卓的地位不保呀!

什么时候用

华为表示鸿蒙内核OS 在 2017 年就已经诞生,并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使用鸿蒙OS  1.0。

智慧屏视频通话


⚠️️注意:

智慧屏不是屏幕,而是一个类似手机和智能音箱一样的智能家居入口,像是一个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,算是电视的未来吧。



到了2020 年鸿蒙OS 2.0 发布,才能适用于创新国产 PC、手表、手环、汽车等领域;

2021 年鸿蒙OS 3.0 将用于音箱、耳机,2022 年之后用于 VR 眼镜等设备;

2023 年…算了平头哥也不敢想了。

至于什么时候应用在手机上?

平头哥认为,目前已经可以使用,但考虑到跟安卓的合作关系,短期内不会搭载,如果真的用上了,可能就表明和谷歌的决裂吧!

所以今年你只能看到在电视等家居用品上使用啦。


鸿蒙OS 虽然刚刚起步,但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,甚至是看到了5G时代,华为改变世界的野心。

反正看完发布会,平头哥还是蛮激动的,毕竟这是国产科技发展的希望呀!


上一篇:“我支持香港警察,你们可以打我了” 下一篇:一夜暴富的“支付宝锦鲤”女孩,如今刷爆信用卡,经常去医院!
平头i修哥
服务号二维码
欢迎关注我们 客服热线:400-616-2076
工作时间:9:00-22:00
京ICP备 11032734号-5
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世东国际A座5层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世东国际A座5层
平头i修哥 关注公众号
©2018 ptib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1032734号-5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882
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法律声明| 隐私保护
400-616-2076
服务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