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假期已经结束,尽管这个国庆累得像狗一样到处赶场子,但平头哥还是忙中偷闲把国庆三部曲都看完了。
▽
身为中国人,我骄傲!—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顶级天团阵容攀登新高峰!—《攀登者》
真实事件改编,致敬英雄!—《中国机长》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举国上下都处在欢庆的海洋中。
高兴的时候去哪里,看电影啊!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七大名导,众星云集,票房支柱、影帝影后、流量明星齐上阵,70年7大历史事件,《建国大业》《建党伟业》后唯一一部有如此豪华阵容的电影。
《攀登者》
西藏实地拍摄,吴京、章子怡、张译、井柏然、胡歌领衔主演,珠峰题材新颖动人。
《中国机长》
大众关注焦点---飞安事件,“硬汉”代言人张涵予加上实力派演员袁泉领衔,真实故事改编,民航总局大力支持。
虽然国庆定档的电影有10来部,“猫眼想看榜”前三位却被上面三部电影牢牢占据。
各路明星大腕,高涨的爱国情绪,同类型题材的佼佼者,节前节后,谈论这三部电影,是朋友间打开话匣子的最好契机,而且一点都不会显得尴尬!
再看数据:
9月30日至10月7日国庆假期电影票房为50.5亿元,创同期历史新高,比此前的同档期纪录增长86.42%。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(22.23亿元)
《中国机长》(19.75亿元)
《攀登者》(8.23亿元)
国庆档8天观影人次为1.35亿,创同期历史新高;国庆节当天电影票房达7.96亿元,创下非春节档单日票房的新纪录。
*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
在选购电影票的时候,就能发现基本上都是满场,上座率特别高,平头哥都是买的比较偏的位置才抢到票。
对于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火爆这一现象,除了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,几部电影都选择从微观角度切入,能见微知著、娓娓道来。
从普通人物的故事里反映祖国的繁荣发展,更能贴近观众、打动观众,这是收获高票房的重要原因。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”
在国庆节期间传遍大街小巷的歌声里,观众们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,不仅仅是为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贡献一份票房,更是为高涨的爱国情怀寻找抒发的出口。
爱国热情加持下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掀起了一场跨年龄层的观影热潮。
艺恩数据显示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各年龄层观影比例较为平均,30-35岁和17岁以下传统电影市场非主流用户,占据了一定的观影比例。
而《中国机长》则明显后劲更足。
10月5日起,国庆档票房日冠持续被《中国机长》取代,其排片场次也超越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是三部国庆档影片中,唯一一部票房占比、场次占比和人次占比呈正增长的影片。
10月8日,《中国机长》票房已经突破20亿,并不断缩小着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票房差距,最终票房有望突破30亿。
《中国机长》是继2000年的《紧急迫降》后,时隔19年“磨”出的一部国产空难题材电影,电影改编自真实的5.14川航紧急迫降事件。
在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创作上最为明显,因其没有明显的说教和情感传递,真实事件、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。
在影片的细分维度创作上,《中国机长》的视觉效果评分也要高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表明了影片相对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而言有着一定的优势。
不过在口碑上,《中国机长》没能逃脱下滑的趋势,豆瓣评分从7.4滑落至7.0,“内容注水”“无关人物多”“不符合常识逻辑”成了影片的主要槽点。
由吴京、章子怡、张译主演,讲述中国登山队登珠峰的《攀登者》,无论在演员阵容和故事题材上,都具备了“大爆”的潜质。
但最终却成了三部献礼片中唯一没“爬”上去的那个。
口碑下跌是《攀登者》票房遇冷的最大原因。
《攀登者》的豆瓣开画评分为7.0,截止10月8日跌至6.7分,在三部电影中垫底,超半数的用户给了三星及以下。
如果说《中国机长》的问题是“注水”,那么《攀登者》的问题则是“跑题”。
在前期营销中,《攀登者》主打的噱头,是由中国攀登者组成的“最强联盟”,用血肉之躯迎战狂风暴雪,征服珠峰的热血。
然而在影片中,却出现了大量与“攀登”主线无关的感情戏份,让《攀登者》变成了“珠峰之恋”。
其次,《攀登者》同《中国机长》一样,也存在着逻辑和专业领域上的“硬伤”。
身体素质最差的随行记者李国梁,为何突然成了临时队长?
吴京饰演的队长方五洲,又为何以一句话改变了众多领导的心意?
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,影片一直急于剧情推进,但并没有将一些重要节点的原委交代清楚。
然而,票房奇迹也好,不如预期也罢,三部主旋律电影合力打造的“最强国庆档”,的确为自暑期档以来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上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
国庆档刚过,十月战事又起。
李安的《双子杀手》,昆汀的《好莱坞往事》,迪士尼的《沉睡魔咒2》,古天乐的《犯罪现场》等优质影片,又将在十月份扎堆上映。
国庆档的票房高光,能否继续延续呢?
期待...
平头i修哥,平头哥,平头哥碎屏保,碎屏保,手机碎屏险,手机碎屏,手机维修、手机换屏,苹果换屏,iPhone维修,家电维修,电器保养、修电器
国庆假期已经结束,尽管这个国庆累得像狗一样到处赶场子,但平头哥还是忙中偷闲把国庆三部曲都看完了。
▽
身为中国人,我骄傲!—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顶级天团阵容攀登新高峰!—《攀登者》
真实事件改编,致敬英雄!—《中国机长》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举国上下都处在欢庆的海洋中。
高兴的时候去哪里,看电影啊!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七大名导,众星云集,票房支柱、影帝影后、流量明星齐上阵,70年7大历史事件,《建国大业》《建党伟业》后唯一一部有如此豪华阵容的电影。
《攀登者》
西藏实地拍摄,吴京、章子怡、张译、井柏然、胡歌领衔主演,珠峰题材新颖动人。
《中国机长》
大众关注焦点---飞安事件,“硬汉”代言人张涵予加上实力派演员袁泉领衔,真实故事改编,民航总局大力支持。
虽然国庆定档的电影有10来部,“猫眼想看榜”前三位却被上面三部电影牢牢占据。
各路明星大腕,高涨的爱国情绪,同类型题材的佼佼者,节前节后,谈论这三部电影,是朋友间打开话匣子的最好契机,而且一点都不会显得尴尬!
再看数据:
9月30日至10月7日国庆假期电影票房为50.5亿元,创同期历史新高,比此前的同档期纪录增长86.42%。
《我和我的祖国》(22.23亿元)
《中国机长》(19.75亿元)
《攀登者》(8.23亿元)
国庆档8天观影人次为1.35亿,创同期历史新高;国庆节当天电影票房达7.96亿元,创下非春节档单日票房的新纪录。
*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
在选购电影票的时候,就能发现基本上都是满场,上座率特别高,平头哥都是买的比较偏的位置才抢到票。
对于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火爆这一现象,除了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,几部电影都选择从微观角度切入,能见微知著、娓娓道来。
从普通人物的故事里反映祖国的繁荣发展,更能贴近观众、打动观众,这是收获高票房的重要原因。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”
在国庆节期间传遍大街小巷的歌声里,观众们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,不仅仅是为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贡献一份票房,更是为高涨的爱国情怀寻找抒发的出口。
爱国热情加持下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掀起了一场跨年龄层的观影热潮。
艺恩数据显示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各年龄层观影比例较为平均,30-35岁和17岁以下传统电影市场非主流用户,占据了一定的观影比例。
而《中国机长》则明显后劲更足。
10月5日起,国庆档票房日冠持续被《中国机长》取代,其排片场次也超越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是三部国庆档影片中,唯一一部票房占比、场次占比和人次占比呈正增长的影片。
10月8日,《中国机长》票房已经突破20亿,并不断缩小着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票房差距,最终票房有望突破30亿。
《中国机长》是继2000年的《紧急迫降》后,时隔19年“磨”出的一部国产空难题材电影,电影改编自真实的5.14川航紧急迫降事件。
在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创作上最为明显,因其没有明显的说教和情感传递,真实事件、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。
在影片的细分维度创作上,《中国机长》的视觉效果评分也要高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表明了影片相对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而言有着一定的优势。
不过在口碑上,《中国机长》没能逃脱下滑的趋势,豆瓣评分从7.4滑落至7.0,“内容注水”“无关人物多”“不符合常识逻辑”成了影片的主要槽点。
由吴京、章子怡、张译主演,讲述中国登山队登珠峰的《攀登者》,无论在演员阵容和故事题材上,都具备了“大爆”的潜质。
但最终却成了三部献礼片中唯一没“爬”上去的那个。
口碑下跌是《攀登者》票房遇冷的最大原因。
《攀登者》的豆瓣开画评分为7.0,截止10月8日跌至6.7分,在三部电影中垫底,超半数的用户给了三星及以下。
如果说《中国机长》的问题是“注水”,那么《攀登者》的问题则是“跑题”。
在前期营销中,《攀登者》主打的噱头,是由中国攀登者组成的“最强联盟”,用血肉之躯迎战狂风暴雪,征服珠峰的热血。
然而在影片中,却出现了大量与“攀登”主线无关的感情戏份,让《攀登者》变成了“珠峰之恋”。
其次,《攀登者》同《中国机长》一样,也存在着逻辑和专业领域上的“硬伤”。
身体素质最差的随行记者李国梁,为何突然成了临时队长?
吴京饰演的队长方五洲,又为何以一句话改变了众多领导的心意?
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,影片一直急于剧情推进,但并没有将一些重要节点的原委交代清楚。
然而,票房奇迹也好,不如预期也罢,三部主旋律电影合力打造的“最强国庆档”,的确为自暑期档以来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上了一针“强心剂”。
国庆档刚过,十月战事又起。
李安的《双子杀手》,昆汀的《好莱坞往事》,迪士尼的《沉睡魔咒2》,古天乐的《犯罪现场》等优质影片,又将在十月份扎堆上映。
国庆档的票房高光,能否继续延续呢?
期待...
平头i修哥,平头哥,平头哥碎屏保,碎屏保,手机碎屏险,手机碎屏,手机维修、手机换屏,苹果换屏,iPhone维修,家电维修,电器保养、修电器